江腰汉腹楚文头,
几度得失意未休。
浪打洪湖云梦远,
风催渔鼓动莲舟。
Ode to Jingzhou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The two rivers have nourished Chu;
That, though lost often, still means some.
Lake Rush surges far to the blue;
The boat's urged by a fishing drum.
注解
江腰汉腹楚文头——
首句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荆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荆州是湖北省地级市,古称江陵,位于长江中游两岸(是为江腰),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为汉腹)。荆州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所在地,是楚文化的源头和三国文化的中心。
几度得失意未休——
此句借史强调了荆州的军事地位。三国时期,荆州(江陵)为群雄逐鹿之地,魏、蜀、吴为了争夺荆州连年征战,致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几易其主。无论得者失者,都对荆州耿耿于怀。
此句还暗含“大意失荆州”这一典故。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关羽留下重兵防范,东吴大将吕蒙攻而不克。这时,东吴统帅陆逊告诉吕蒙:“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防吕的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趁虚攻破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吴军设计俘虏,拒不投降,终被杀害。大意失荆州,现多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重大挫败或损失。
浪打洪湖云梦远——
此句引出了荆州的重要景点、湖北第一大湖一一洪湖。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江汉平原的洪湖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云梦泽湖泊群的一部分。随着气候的变迁,云梦泽主体大多已填淤成陆,只剩下浩浩八百里洞庭和洪湖,延续残云余梦。
风催渔鼓动莲舟——
尾句写景并点出了荆州的民俗风情。洪湖之上,风乍起,渔鼓音拂,催动莲舟无数。渔鼓又称竹琴,是一种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等地区的传统乐器,常用于戏曲表演,是扎根于水乡广大渔民心中的曲艺之花。
延伸阅读
荆州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余为丘陵低山。荆州河流交错、湖泊密布,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万公顷。
荆州古称江陵,建城历史长达27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历20位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媲美的楚文化。
(楚王车马阵)
荆州还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荆州古城作为“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屡毁屡建。其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
荆州民风淳朴,有许多为人称道的特色民俗,如关帝庙会、荆州花鼓、马山民歌、跳丧鼓、荆河戏、松滋滚灯舞等。
(关帝庙会)
中文朗诵:凌晓军;英文朗诵:邬建军
诗文书法:刘先德;图文统筹:惠东坡教授
图文编辑:陆辰;技术支持:圆角文化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