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镜泊湖
陆地
百里长湖似镜台,
云中何处惹尘埃?
鱼龙只怕潭清浅,
春到牡丹若瀑开。
Ode to the Mirror Lake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The Thirty-mile Lake's like a mirror stand;
Amid the clouds above, where can dust land?
A dragon fears a pool's not deep enough;
When spring comes, peonies bloom, a blazing stuff.
注 解
百里长湖似镜台——
此句描写了镜泊湖秀美纯净的胜景并交代了名称由来。镜泊湖蜿蜒于群山之中,山重水复,时而水平如镜,时而跌宕起伏。因主要湖面风平浪静、照人如镜,故名“镜泊湖”。百里长湖是镜泊湖风景区三大核心景区之一,呈“S”型分为北湖、中湖、南湖、上湖四部分,长约100华里,因此称为百里长湖。
云中何处惹尘埃——
此句由景及理。“云中何处”描写的是镜泊湖身居高山的地理位置。镜泊湖位于长白山张广才岭与老爷岭过渡地区,海拔351米,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惹尘埃”有两层含义,表面是指镜泊湖由于海拔高,所以污染较轻;实际上作者以此喻人,人的眼界和境界很低,就会是非烦恼不断;只有在身居高位、心境很高时,才能获得更多的清净、更少的是非。因此,作者以湖喻人,意在告诫人们要超越平庸和凡尘,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
“何处惹尘埃”来自一个佛教典故。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个寺中修行,后来方丈要选择接替他的人,就把这两个人叫来各作一首偈子(就是禅诗)。神秀的诗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的诗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偈子的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慧能的偈子说明他对佛教教义的领悟更深。方丈打算把位置传给慧能,神秀知道后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于是两个人开创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谓的“顿宗”(认为顿悟得道)和“渐宗”(认为渐悟得道),从此中国佛教两大派系就产生了。
鱼龙只怕潭清浅——
此句景理交融。“水至清则无鱼”,不论是鱼还是龙,为了生存,它们都不会选择清澈见底的浅水域。镜泊湖景区,湖水平均深度为40米,水质澄澈,水产丰富,著名的有湖鲫、鲤鱼、红尾、鳌花、重唇鱼、大白鱼等,其中湖鲫曾是清朝的贡品。
春到牡丹若瀑开——
此句描写了春天镜泊湖的美景。这里的“牡丹”有多层涵义:既指镜泊湖所处的牡丹江市和牡丹江水,也指牡丹江的源头牡丹岭,还指牡丹岭上一到春天就竞相开放的牡丹花。“若瀑开”一语双关,既指春天的牡丹花团锦簇,如瀑布一样成片开放,也是指地处丘陵地带的镜泊湖,春天一到,湖水解冻,地势落差大的地方就会形成瀑布,如吊水楼瀑布。
延伸阅读
镜泊湖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镜泊湖是历经五次火山爆发、由熔岩阻塞牡丹江干流河道形成的,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牡丹江,古称忽汗水、瑚尔哈河,发源于吉林省敦化市西南部的牡丹岭,自西南蜿转流入境内,由大河口处注入镜泊湖,再从湖的东北瀑布处流出。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还有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中文朗诵:马宗武(央广十佳主持人)
英文朗诵:邬建军
诗文书法:姜全军(寒冰)
图文统筹:惠东坡教授
图文编辑:段慧琳
技术支持:圆角文化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作者简介
诗作者: 陆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首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曾任蚌埠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主任编辑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1998年以来,发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论文300余篇、诗词300余首,出版专著、编著、译著等15部;2004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选为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先后创办每年一度的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和中国网络视频满意度博雅榜。 博士招生方向: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研究;节庆礼仪文化与传播研究。
译作者:赵彦春,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国学经典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主编。所译经典著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渤海日报、今晚报、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以及今日头条、网易等各大知名媒体广泛报道。
陆地诗词,每日一篇;
概由原创,非同二般;
陶情冶性,增寿养颜;
欢迎定制,倚马可传;
敬请关注,任意拍砖。
邮箱:ludishic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