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南阳
陆地
山环水抱卧龙岗,
沃土千层蕴帝乡。
铜铁风流独玉秀,
花中仙子药中王。
Ode to Nanyang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Fertile soil nourishes Emperors' land,
Its Dragon Mound hemmed by hills and rills.
Iron, copper may fuse, but jade stays grand;
It's a fairy of flowers and lord of pills.
注 解
山环水抱卧龙岗——
首句简述了南阳的地貌特征并点出了卧龙岗景区。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南阳盆地处于汉水上游、淮河源头,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中间形成近3万平方公里的平原,是天然的形胜之都。卧龙岗位于南阳市城西,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为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
沃土千层蕴帝乡——
此句点出了南阳的地质特征和历史底蕴。南阳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南阳也是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别称“帝乡”。
铜铁风流独玉秀——
此句写的是南阳的两大矿产行业,铜铁冶炼和南阳独山玉。南阳的独山玉、银矿、铜矿储量居全省首位。南阳独玉系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色彩斑斓,素有“东方翡翠”之称。南阳曾是“全国冶铁中心”,但钢铁产业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但南阳独山玉仍享誉世界。
花中仙子药中王——
尾句点明了南阳的另外两大特产:花和药。南阳是“中国月季之乡”,可谓是“花中仙子”。南阳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被称为“药都”;而且这里还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可谓是“药中之王”。
延伸阅读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
南阳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称为宛,是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
除了“南都”、“帝乡”之外,南阳还有“玉都”、“药都”、“月季之乡”等别称。独山玉是南阳市的“镇市之宝”。独玉色泽鲜艳,硬度高,光泽好,被国内外收藏家誉为“南阳翡翠”。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盛产山茱萸、辛荑、杜仲、桔梗、丹参、半夏、全蝎、血琥珀八大名产及其它名贵中药材2000多种。南阳市还是中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
中文朗诵:肖洒(河南省电台首席播音员)
英文朗诵:邬建军
诗文书法:李万春,冯杰
图文统筹:惠东坡教授
图文编辑:段慧琳
技术支持:圆角文化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作者简介
诗作者: 陆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首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曾任蚌埠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主任编辑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1998年以来,发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论文300余篇、诗词300余首,出版专著、编著、译著等15部;2004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选为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先后创办每年一度的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和中国网络视频满意度博雅榜。 博士招生方向: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研究;节庆礼仪文化与传播研究。
译作者:赵彦春,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国学经典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主编。所译经典著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渤海日报、今晚报、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以及今日头条、网易等各大知名媒体广泛报道。